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高校的管理模式逐步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模式。高等教育改革在带给高校一定程度自主权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如何认识和防范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高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如何防范和控制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带来的财务风险是高校需要系统研究的课题。
一、建立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原则
所谓高校财务预警系统,主要是通过设立并观察、判断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高校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施预测和预报的财务分析控制系统。从风险的产生发展来看,财务危机往往首先是从财务管理环节爆发。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及时诊断出高校财务危机的预警信号,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阶段,是我国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1)我国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以法人地位,意味着高等学校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自主办学、独立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办学体制。从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多元筹资办学的新格局,由举债带来的财务风险出现了。因此,通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及时、科学、有效地对财务运行风险进行分析预警,是保证高校财务工作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2)高校内部管理系统风险因素增多,客观上要求设立各种监控体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
(3)信息量的扩大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学校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和反应,建立预警管理体系可提升反应能力。
2. 建立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原则
为了提高财务预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所建立的预警体系必须真正起到预警的作用。
(2)系统性原则。必须把高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
(3)重要性原则。应抓住财务管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应注重成本效益的要求,预警指标不宜过多。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在总结多数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第三部分提出了各个环节的预警指标。这些指标并不是每个高校建立预警体系所必须采用的,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学校发展规划的侧重点进行选择,也可以重新设定指标。
(4)前馈性原则。财务预警注重事前管理,因此在建立财务预警体系过程中,应尽量克服财务信息滞后性的缺点,不要仅仅依赖于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过程管理中,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往往是对过去经营情况的反映,其财务报表分析则是对滞后信息的分析,在时间上都不能满足预警管理的需要。
(5)前瞻性原则。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也是不断成长的,因此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所建立的预警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动态性和适应性。
(6)客观量化的原则。指标应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能够识别和预测。在指标处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迭代层次,因为中间过程层次越多,越容易失真。同时还应该注意数据挖掘和最优停止点的问题,指标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应适可而止。